畢節兒童節到了,憑啥自稱「寶寶」的90后卻被00后罵裝嫩?
兒童節到了,憑啥自稱「寶寶」的90后卻被00后罵裝嫩?
▼
今天就是六一兒童節
想問下在座的各位「寶寶」
都準備好自己的禮物了嗎?
雖然已經到了被催婚催生的年紀
但是大家都還有一顆想當寶寶的心
那么,在博大精深的中文方言里
「寶寶」 究竟有多少種叫法呢?
文字君在辦公室里打聽了一圈
差點就笑出了馬甲線…
▼
人類一般都會因為激素的作用
對自己的幼崽充滿愛意
發明了一萬種詞語來表達
自己對他們的迷戀
說普通話的大家喜歡叫
寶寶,貝貝,乖乖,大寶貝,乖寶
總之各種排列組合
當然本君偷偷跟你講
這些拿來叫男/女朋友也不是不可以
前方肉麻預警——
方言里的寶寶們
大部分也都是被愛著的寶寶
湖南人會叫小孩子
崽崽,寶坨,毛毛,小毛
客家人會叫阿嬌仔和細佬哥
青海人叫尕丫頭,尕娃
(尕就是小的意思)
湖南湖北江浙一帶的小孩
經常被叫作「伢」
雖然讀音不盡相同
但是漢字基本都是這一個
比如杭州的寶寶就叫作「小伢兒」
當地童謠這樣唱:
離杭州不遠的上海
卻拒絕了「伢」這個字
上海的女娃多叫「囡囡」
而且長大了也會一直被這樣叫
可以一直當寶寶到天荒地老
真的是十分羨慕了
/《歡樂頌》截圖/
但是「男小囡」這個詞
(讀「男小喂」)
真是讓本君驚詫了一把
畢竟我一直以為
里面有個「女」字的表示女娃
原來也可以指代男娃
當然相對的「女小囡」 也存在
包郵區方言可真是令北方人頭禿呢
▼
和上面那些充滿愛意的稱呼
形成鮮明對比的
是本君隔壁小妹的老家——東北
可能因為民風彪悍的緣故吧
她那兩歲的小侄子
經常被親媽叫作「死孩崽子」
不由得總感覺這個寶寶是充話費送的
一問辦公室里的同事
發現大家小時候被叫作
「鱉崽子」「細鱉」 「小屁股」
也大有人在
看來是同一個世界
同一款不想要孩子的父母
這種叫法的重災區是粵語區
衰仔/衰妹&死仔/死女了解一下
還有小伙伴哭著說自己被叫作
死仔包/死女包/打靶仔/仆街仔的
不禁令人懷疑
他們小時候到底是多熊的孩子
才能讓父母如此煩躁
究竟是撕了人民幣
還是尿在了鍵盤上呢?
當然是開玩笑的啦
這些寶寶的父母也是非常愛他們的
一些地方的風俗大概是覺得
起個賤名好養活
或者文化里就喜歡用這種方式表達感情
心肝寶貝的叫起來太肉麻?
沒關系,叫個「臭寶」 或者「臭弟」
大家也能get到你是愛寶寶的
▼
上面這兩種叫法
起碼還能明確地感受到
父母對小孩的感情
而另外一些蜜汁魔性的叫法
就很令人想采訪一下
發明出來這些的人
究竟經歷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
比如一位熱心網友告訴本君
他們家那里
管男孩叫「蛋」 ,女孩叫「滾」
( 滾是讀音,本字疑似閨女的閨)
合起來就是滾蛋組合
那如果是龍鳳胎
我們家就有一對滾蛋了呢
江蘇某地的女寶寶
統稱叫作「小窩頭」
請問男寶寶為啥不叫「小饅頭」 ?
山東某地的男寶寶
統稱叫作「小羔」
請問女寶寶為啥不叫「小羊」?
至于貴州的小孩不論男女
都是「訥訥子」
本君已經沒什么話可說了
不知道跟「菜菜子」 有什么關聯
咱也不敢說,咱也不敢問
你覺得以上這些叫法已經夠魔性了?
那是因為你還沒遇到過一個
來自安徽阜陽的男娃!
魔幻到令人費解的阜陽方言
管男孩叫「半拉橛子」,簡稱「半橛兒」
年紀更小的男孩的叫「小半橛兒」
但是女孩就是正常的
「丫頭片子」或者「小閨女子」
/丫頭片子也是女孩的一種別稱/
本君真的很想
采訪一下這些
長大成人的「半拉橛子」
你們被家里人這樣稱呼的時候
內心真的毫無波動嗎?
你們父母給你們寫信的時候
開頭難道會寫「我親愛的半拉橛子」 嗎?
文字君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不能自拔
(注:以上內容來源于字媒體,侵刪)
▼
既然今天是兒童節
婁底陽光醫院就為各位大小朋友們
準備了一份特殊的“成人”禮物
希望各位大小朋友都有個快樂幸福的童年!
(本文來自于:http://www.pocketdo.com/jkzs/7930.html)
-
標題:
內容:
Male topics
Random Posts
Treatment Guide
醫院地址:貴州省七星關區松山路78號
接診時間:周一至周日 8:00-20:00
咨詢電話:15566623626